第11章前戰(上)

    “你閉嘴!”李成桂只覺得胸腹之間滿是噁心。

    而朝堂,那些臣們則是厭惡的看著李之蘭,“青海君不學無術!國戰國時的典故,怎麼能用到此時?再說,勾踐那是臥薪嚐膽.........”

    見朝臣們,為這種事又吵鬧起來,李成桂再次大怒,大聲道,“讓你們說軍國大事,你們一個個爭吵不休。說這些沒用的東西,你們也還爭吵不休,寡人要你們有什麼用?”

    姬從良再次大聲道,“殿下,聽臣一言,請罪求和方是正途!”

    “在你心,我高麗就如此不堪一擊嗎?”反對派,馬上開口質問。

    “勝了如何,敗了又如何?”姬從良大聲道,“大明國力千萬倍於高麗,擋的了一時,擋不了一世。打走他二十萬人,他能叫來兩百萬人。戰火在高麗境內肆虐,死的可都是高麗的百姓,毀的是高麗的根基呀!”

    是的,最後這段話,才是這場戰爭最讓人頭疼的地方。戰火在自己的家門口蔓延肆虐,不管打不打,高麗都要元氣大傷。對大明來說,百萬大軍隨時可以補充,但對高麗來說,承受不起任何重大損失。

    前方報來的軍報,燕王朱棣率領大軍沿路拔除高麗堡壘,那些剛剛長起來的農田,都被明軍毀壞。現在是月,再過一兩個月莊稼就會成熟。

    到時候,若明軍在高麗大地上縱火燒田,即便是高麗能勝,明年也要捱餓。若是戰火一直不斷,捱餓就會變成饑荒。而且在漫長的戰爭,明國封鎖了交易,軍鐵器還有弓箭等的原材料,只會越來越少。

    到時候,百姓無糧,軍人手裡沒有武器,這仗還怎麼打?

    (明初,大明對高麗禁運鐵器,水牛角。高麗人善射,但是高麗不產水牛)

    對明國的蠻不講理,李成桂心是滿懷氣憤的。一直以來的恭敬,沒有換來明國的冊封不說。反而因為一些不毛之地,明國就要滅了高麗,滅了他李家。

    可是他心,實在提不起太多的勇氣,與大明為敵。當年他奉命率領大軍至鴨綠江畔,要和明軍為敵。可剛遙見明軍威勢,就已經嚇得膽寒。

    當時對面的將軍是明國皇帝的兄弟,徐達。連蒙古人都懼怕他,小小的高麗又怎敢太歲頭上動土!

    但不打,他心又不甘心。其實死多少人他不在乎,他在乎是宣戰的國書。大明皇帝斥責他是篡位的亂臣賊子,直接否定了李家對高麗統治的合法性。

    這時,殿外忽然傳來一個聲音。

    “父王,兒臣以為,求和才是自取滅亡!要想高麗國祚綿長,唯有一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