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、第三章

    忽然逼近的盈盈玉雪,與女子謔笑時,輕撲至他面上,似有甜酒氣味的融融暖香,令蘇珩周身,瞬間僵硬如石。

    他下意識欲後撤身子、掙脫公主鉗制,可剛要動作,即又猛地想起父親的殷殷囑託——若順著昭陽公主,公主沒幾日便會對他膩味,另尋新歡,此事也就小事化了,可若一再拂逆公主,招了公主的怒火,這件小事,可能會變得十分棘手,或會為家門,招致禍事。

    蘇珩這些年雖深居青琅軒苦讀聖人之書,但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之事。權佞把持朝廷的黑暗現狀,昭陽公主的狠絕手段,他從父親那裡,聽到過許多許多,心中對當世時勢,也自有一番審度判斷。

    蘇珩知道,父親囑託有理,目前清流之勢,根本不足以與公主黨相抗衡,此時強行清君側,極有可能導致自身覆滅,現狀下,不僅隱忍蟄伏、保存實力,才是上策,對待昭陽公主,也務必要小心應對,萬不可使蘇家等,成了公主的眼中釘,使得未來的除奸大事,在時機尚未成熟之時,就葬送在昭陽公主的怒火之下。

    託捏少年下頜的玉指,明明纖細柔軟,嫩如蔥根,但蘇珩,因為心中抗拒,而覺自己似正被龍爪鉤鉗制著,宛如受刑。他強忍著不動,欲垂下眼簾,以避開昭陽公主的灼灼目光,可眸光一垂,就見那欺近前來的半掩玉山,明光雪亮,幾要耀花人眼。

    非禮勿視,蘇珩心頭一突,慌忙抬眼,卻又正對上昭陽公主的桃花笑眸。公主似在晚間飲過酒,不僅呼吸間縈有淡淡酒味,眸中也漾著一絲幽亮的醉意,似是星子淌落在夜幕下的海面上,流轉間波光瀲灩,如能叫人看溺其中。

    垂目不成,抬眸不成,不能後退避開公主輕薄,也不能近前,徑拂袖而去,觸怒公主。蘇珩暗感為難之極,一雙眼不知要如何安放時,公主忽又鬆開了手,微微退身。她笑看著他,如獵人打量著籠中獵物,欲擒故縱地轉過身去,邊往書海深處走,邊悠悠地道:“既要謝本宮,那就過來,幫助本宮,尋找一幅美人畫。”

    原書尋找美人畫的情節,不過是昭陽公主,有意戲弄蘇珩的藉口。容煙依著書設,人坐在高高的書梯上,令蘇珩在下推著她,在閣內密如林海的書架間,穿來行去。

    蘇珩似知她找畫為假、戲弄為真,但隱忍不言,只是沉默地遵照她的命令,她指著哪兒,他便在下,用力將她推向哪兒去。閣內本就有些悶熱,這般一通折騰沒多久,少年郎的後背與面上,很快在這夏夜,浮起薄薄汗意。

    尋常人落汗,會讓旁觀者,有黏膩之感,可書梯下的少年,卻因面浮汗意,愈顯得面龐淨如洗玉,清潤通透。容煙高坐在書梯上,見看著老氣的六品深綠官服,穿著在洗玉少年郎身上,一點兒也不老成,只會讓人想到“瞻彼淇奧,綠竹猗猗”之句,不由在心中暗歎,男主就是男主,《君謀》一書的作者,似將所能想到的美好特質,盡皆賦予了蘇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