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丞佐吏 作品

第0166章 陛下!陛下

    “二十萬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二十萬吶”

    滿是唏噓的搖了搖頭,劉邦終於是搖頭嘆息著坐回了軟榻之上,面上盡顯憂愁之色。

    “匈奴之騎,寡者一騎二馬,多者,更有一騎三馬者。”

    “欲得騎卒二十萬,吾漢家縱少,亦當得戰馬五十萬匹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說著,劉邦終是滿帶遺憾的搖了搖頭,側過身,朝周朝自嘲一笑。

    “吾大漢之銳士,持戟北逐匈奴之日,朕,怕是等不到啦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就怕朕半年之後,太子過於年幼,為外蠻所欺啊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到那時,只怕燕、代之邊牆,又當連年戰火紛紜,胡騎不絕,民不聊生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滿是沉重的道出此語,劉邦又是一聲長嘆,終是目光渙散的遙望向殿外,陷入了短暫的思慮之中

    而在劉邦身側,聽聞劉邦這一番極盡悲觀的展望,周昌本是下意識想要開口,試著說些什麼。

    但不知是因為擔心話說不通順,還是因為別的什麼顧慮,周昌終還是低下了頭,並沒有再開口。

    ——天子劉邦,今年已經六十一了······

    雖說劉邦的父親,去年才去世的已故太上皇劉煓,想念足足八十五歲,但劉邦的狀況,顯然無法和老爹劉煓做比較。

    ——已故太上皇劉煓,幾乎是從出生時起,一直到六十歲左右,都依舊是個錦衣玉食的貴族!

    直到始皇帝二十二年,魏國為秦所滅,劉煓之父魏豐公,才帶著年近六十兒子劉煓、年過三十的孫子劉邦,從魏都大梁逃到了豐邑。

    即便是在父親亡故,家道中落之後,已故太上皇劉煓,也並沒有吃太多的苦。

    ——等秦統一天下之時,劉煓,已經是一位花甲老者了;家中排行老三的劉邦,都已經年過三十。

    到了這把年紀,就算三兒子劉邦不靠譜,有長子劉伯在,劉煓自也不至於下地種田。

    再後來,‘不靠譜’的三兒子起兵抗秦,劉煓在老家豐邑和人蹴鞠;

    等秦滅亡,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,被當人質流於豐邑的劉煓,依舊在家和朋友蹴鞠。

    再後來,項羽烏江自刎,兒子劉邦得立為帝,為了讓老爹能和朋友們踢上蹴鞠,天子劉邦更是把老家豐邑整個搬到了長安附近!

    ——連人都原封不動的那種!

    毫不誇張的說:自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出生,一直到去年,也就是漢十年亡故,這長達八十五年的人生歷程裡,劉煓沒有過哪怕一天的苦日子!

    反觀劉邦,先是在豐沛老家蹉跎了前半生,到四十好幾,才僥倖娶上一門媳婦。

    若是沒能娶上媳婦,劉邦同隔壁村曹寡婦的私生子劉肥,恐怕就會是劉邦一生當中,唯一一個能證明他曾存在過的證據······

    之後起兵抗秦,劉邦又是連年征戰,更曾經歷鴻門宴、困居漢中、彭城戰敗這樣的險阻。

    到現在,滿打滿算,劉邦起兵抗秦,已是有十餘年。

    若是從當年碭山釋役,帶著周灶、周昌等人落草為寇算起,劉邦征戰在外,已經有將近二十年了······

    在這近二十年的時間裡,除了登基為帝后的最近這幾年,能偶爾待在長安,稍微輕鬆快活個一年半載,其他時候,劉邦幾乎不是在打仗,就是在前往戰場的路上。

    如此操勞,便是二三十歲的壯漢,也有吃不消的時候,就更別提年過花甲,牙齒都開始脫落的老天子劉邦了······

    “唉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待此戰罷,關東異姓諸侯,便只存彭越、英布二人。”

    “但願陛下速盡全功,也好早歸長安,過兩年安生日子吧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在心中稍發出一聲感嘆,周昌便不著痕跡的抬起手,擦了擦鼻翼兩側的‘汗滴’。

    而劉邦也終於是從漫長的思慮中回過神,悠然長嘆一口氣,才終於將心緒拉回了眼前。

    “嗯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如此說來,陳豨但未授首,匈奴便絕不可南下?”

    聽聞劉邦此問,周昌也是稍斂迴心神,趕忙朝劉邦點了點頭。

    就見劉邦稍點了點頭,雙手稍一拍大腿,順勢站起身,再次將雙手揹負於身後,稍一踱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