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丞佐吏 作品

第0069章 朝議初體驗

    “臣等,恭迎家上~”

    漢十年秋八月辛卯(二十八),長樂宮,長信殿。

    在百官朝臣矚目之下走入長信殿,劉盈不由深吸一口氣,又緩緩吐出。

    “呼~”

    說來,今日這場朝議,對劉盈算是頭一遭。

    ——這是劉盈前生今世加在一起,第一次在劉邦、呂雉二人均不在場的情況下,獨自在長樂宮舉朝議。

    前世,劉盈九年的穿越生涯,第一年在未央宮內的太子宮關禁閉,之後一年也基本在鳳凰殿沒挪窩。

    等劉邦駕崩,劉盈繼位為帝,攝政太后呂雉搬去了帝宮長樂,劉盈則留在了後宮未央。

    在那七年的皇帝生涯當中,劉盈別說是獨自舉行朝議了,就連呂雉被召至長樂,到老孃呂雉舉行的朝議之上旁聽,都算是難得一見的好事。

    更多的時候,呂雉則都是以‘天子年幼’為由,將劉盈扔在未央宮‘讀書’,自己獨自召集朝臣百官,在長樂宮商議朝中大事。

    而這一世,親身經歷過去這段時間的‘易儲風波’之後,劉盈卻有些奇怪的發現:和前世相比,母親呂雉對自己的態度,似乎更寬和了些?

    “鄭國渠整修一事,力役為首重!”

    “力役之難即解,餘者,如如何整修、何時整修等,皆為粗枝末節。”

    “吾兒但可獨往長樂,及鄭國渠整修之末節,只須以少府之意為主,百官朝臣之議為輔,便可。”

    回想著清晨,老孃拒絕陪同劉盈參加此次朝議時所說的話,即便對這前所未有的‘太子獨舉之朝議’感到些許緊張,劉盈也不由心下稍一安。

    將心中的緊張情緒稍撫平些,劉盈便一步步走上那象徵著至高權柄的御階,來帶天子劉邦御用的矮榻前,緩緩回過身。

    稍一打量殿內眾人,劉盈便發現:與往常的朝議相比,今日長信殿內的百官座次,有了些許變化。

    在往日,若天子劉邦在長安,那朝議自是文武百官分而對坐於殿內東、西兩側。

    天子劉邦則端坐御榻之上,坐北朝南,正對殿內朝臣。

    若劉邦不在,百官也依舊是分兒對坐,只是丞相蕭何,會坐在御階中段靠右側的位置,同樣正對朝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