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一千零一章 發兵





結果就被自由軍/王國軍的主力頂住正面戰線後,迅速找到破綻和薄弱環節;以精銳突擊期間或是輕騎迂迴包抄、牽制、或是重裝騎士集群的重點突破;從一點開始打崩整條戰線,乃至波及全場。





事實上,兩軍對壘的規模一旦達到相應閾值後;在戰場上承受風險和容錯冗餘提高的同時,反而可以選擇的戰術和策略,卻進一步的減少,乃至只剩執行起來最簡單直接,也破綻最少的基礎戰術。





因此,為了配合這支迅速成軍的討伐人馬;疏勒鎮上下又在短短數日之內,從就近的軍屯廄場、羊馬市、城傍藩落中;籌集到了數萬頭的畜馬,以及堆積如山的軍資甲械,以供這隻新編人馬所需。





因此,當這隻隊伍經過簡單的誓師出征之後,就實現了最基本的代步騾馬化。而江畋雖有遊騎將軍(武散官從五品)頭銜,但入流的品官和職事出身,卻是御史三院的監察系統;不方便公開領軍。





於是,身為安西副都護楊襲古,也派來了一位得力干將兼子侄輩,官拜右護軍兵馬使的楊元忠,充當明面上的領軍之選;又以相對熟悉的都護府判官郭元宗,為暫代行軍長史,協理征途中的庶務。





對此江畋也沒有意見,只是照例將麾下分成兩部;一部分是他直接帶領過,足以令行禁止的金吾、驍衛各營和本部人馬;一部分是安西本地徵調的各支部隊,則是通過楊元忠進行實領和發號施令。





當然了,從前方傳回的零星消息看,來自安西境內作為偏師的第三路官軍,只怕也是凶多吉少了。現在集結人馬殺過去,也不過是聊盡人事和儘量善後而已。因此,他們的言語中都不免對此悲觀。





儘管如此,這一路過來無論是兵馬使楊元忠,還是行軍長史郭元宗;都表現出相當幹練和軍伍嫻熟;無論短暫停歇休整還是夜間宿營具是一絲不苟,無論圍營佈陣、巡守哨探,都對江畋呈報無遺。





顯然是作為某種程度上的知情者,或是得到了楊襲古專程交代和警告;因此,連帶他們在內的各營都尉、別將,乃至配屬中軍一眾將校,在江畋面前將身段姿態放得很低;皆以謹小慎微奉事不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