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九百八十六章 回應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無論如何,以朝廷委派的監巡御史身份和權柄,當眾揭發一位藩家的繼承人,為安西、北庭肆虐多年的賊寇成員,並將其逮捕之事,還是太過駭人聽聞和震驚當世了。要知道,國朝自有宗藩法度。

  雖然說,車嶺文藩不比塞外草原和嶺西之地,那些變相裂土封國、自成體系的諸侯世系,可疑擁有完整的軍隊和職官、屬官系統;但也是安西都護境內存續的二十三家外藩,排名第五的老牌藩家。

  藩邸治下除了車嶺的居城外,還有好幾座支城和數量眾多的聚邑、市鎮、村落;領有藩漢戶口多達數十萬,也按照宗藩制度維持有常備的,左中右三個千人隊(營頭),作為起居出入的儀衛和排場。

  更別說以護商、清道等其他名目,變相設立的巡隊和蓄養的商隊護衛;乃至長期扶持的從屬義從團體,來自領地一眾藩落中的控弦之士;雖然被抓捕的是嗣子,但同樣是牽一髮動全身的重大幹系。

  在安西、北庭的歷史上,也不是沒有發生過,因為地方官吏與藩家子弟、家臣的矛盾衝突,最終導致升級為“藩家騷動”的事態,乃至上訴到長安朝堂;最終直接派下欽使進行調停和裁斷的例子。

  但無論最終是非曲直,捲入“藩家騷動”事態的各方,都沒人落的好處;乃至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嚴厲斥責和懲處,連當時在任的大都護和十年一推的宗藩之長,都受到了申斥,因此令人記憶彌新。

  另一方面,這些分封多年的諸侯、外藩,雖然彼此之間少不了積年矛盾和宿怨糾纏;但在這種涉及切身利害的事情上,卻通常有著相近的立場和氣同連枝的態度;乃至形成同仇敵愾的影響和壓力。

  因此在通常情況下,大多數涉及諸侯外藩根本的事情,往往需要經過一個相當複雜而周密的流程;才能最終有所定論和結果。在這個多方相互糾纏和牽扯過程中,甚至有當事人被活活熬死的例子。

  另一方面,雖然大多數時候的諸侯外藩,是無力干涉大唐朝政的;但是一旦在京師宗藩院內,達到了足夠數量的提案票數;也可直接彈劾藩務相關的封疆大吏,或是質詢地方官府頒下的相應命令。

  而這次來自長安的特命監巡御史,突然以從賊的罪名,逮捕了一個重要藩家的繼承人;這也是多少年前所未有的駭人聽聞之事;在場見證的人實在太多了。隨著消息迅速飛傳開來,各方震驚異常。

  因此,除了到處奔走相告和求助的車嶺文藩所屬之外,更有許多諸侯、藩家的代表和信使,晝夜兼程奔往焉耆鎮所在的治所;甚至連安西都護府的理所,疏勒鎮主城,都派來了一名推官過問此事。

  然而,就在這位年韶資深的推官,抵達了焉耆大城時;卻出乎意料的在第二天閉門不出,同時放出了一個同樣石破天驚的消息。車嶺文藩嗣子不但從賊,還牽扯進了某支大夏入朝使團覆滅的慘案。

  這個消息一出,哪些正在四下串聯往來、暗中打探消息的諸侯藩家使者,頓時一下子就偃旗息鼓了下來;再加上前往車嶺居城探視,卻未能見到據說氣暈病倒在床的當代藩主,只有家宰出面接待。

  如此的反應和態度,對於一些有心人也不言而喻的結果了。因此,一時間除了已公開表態和提出所請,參與現場審理的現任藩長等幾家之外;其他藩家就聲援的聲音和輿情,也一下子消停了不少。

  至於與之聯姻的盤橐城明氏家族,已經沒有人會在意他們的結果了。因為,被牽扯進這場重大是非之後,就算最後能夠證明與之毫無干係;也不可避免的要陷入衰微了。這不僅僅是識人不明之故。

  而是這世上再沒有人敢於同時冒上,被中土朝廷懷疑和西國大夏遷怒的風險,而毫不避嫌的繼續與明氏保持生意往來。而明氏在當地雖然擁有大量的產業,但發家的根基還在西域商道多年經營上。

  因此,擁有相應積累和底蘊的明氏,或許不會馬上垮臺或是崩潰;但在被地方變相孤立和排斥之下,面對商路競爭對手的蠶食和乘虛而入,卻是沒有多少反擊和抵抗的能力,家世衰敗是無可避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