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九百七十四章 直入

作為沙州州治兼帶瓜沙防禦使駐所的壽昌城外,身為當地鎮守的施景軒,也在前呼後擁的儀衛環列之下,叫開城門開進城內。而施景軒祖上本姓史,追溯其根源,出自河中慄末人的昭武九姓之一。



施景軒的這一支很早就進入中土,而成為了歸化大唐的族裔之一;只是後來爆發的安史之亂,讓許多自認忠於大唐的歸化族人,頗以同為安、史兩姓為恥,相繼改姓為施、石、師、釋等別姓支系。



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,舉族十幾代人都生活在大唐的施景軒,其實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京畿道禮泉縣人;而且經過世代的通婚融合,在他的身上也早已經看不到,身為慄末種的任何膚色外貌的痕跡。



反而從某種程度上說,他更像是一名清瘦睿毅、容姿堂堂的大唐士人。事實上他的前半生,也是典型京兆士子的功名之路;通過家門淵源考中鄉試,再獲得進入京大文學院修習,參與恩科的機會。



以殿選三榜中下位的貢士出身,經過選官的釋褐試,成為了一名從九品下的平涼縣尉;然後,又歷經了諸多資歷、考績的勘磨和職事的遷轉遞進;這才獲得瞭如今正六品下的瓜沙防禦使鎮守之職。



算上他以曾任沙州刺史,兼帶行駛瓜沙鎮守的權宜,至今也有八年時光了;而這八年的時光,也足以讓他在任地站穩腳跟,並且通過不斷援引靠山、同年和故舊的淵源和助力,形成自己一方影響。



當然了,國朝自有體制規定;除了少數延邊的羈縻官榮銜,是可以父死子繼傳家數代之外;絕大多數的官職都是有著具體任期。只是在一些遙遠和偏僻的邊苦之地,職事的補充並不總能及時到位。



漫長赴任的行程,可能導致當事人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;或是乾脆就畏懼邊荒之苦,而找上各種理由推脫和拖延,遲遲不肯前往就任。更別說,在頻繁遷轉、調任過程中,突然人就沒有了的笑話。



因此,在這些去京師三千里,五千裡、七千裡和九千里的官職任上,是特別允許按照不同的比例,在職事期滿之後繼續留任,或是順延上一到數年的任期。無望回朝的施景軒,就是這些特例之一。



如果不出意外的話,他還會在這個職位上繼續蹉跎數載;因為,瓜沙之地雖然地處河西孔道,聯結安西、北庭的樞紐和要衝,看起來是一個商旅繁盛、財貨富集的肥缺;但也是事務巨繁的所在地。



除了傳統的撫境安民、治理鄉土的職分之外,還要承擔相當程度的商路治防和地界巡禁;以及幾乎是終年無窮無盡的,來自北庭的塞外草原、安西、河中、北天竺,眾多外藩諸侯所屬的迎來送往;



無論是輪番過境的藩貢和輸納,還有定期入朝的藩臣、使團所屬;都需要從本地組織民役和兵丁協助護從,乃至提供運輸的牛馬和車輛的補充;這無疑是令人疲於應付,又不得不要面對的苦差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