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八百六十八章 外海

但是也帶來了另外一些變化,或者說是相對有利的產物;比如,相對於活躍在大西洋內,或是印度洋外海一代,利維坦種的巨型海洋生物;遊曳在地中海內的巨型海王類,就顯得威脅要小得多了。

因此,當兩帝國因為天然的體量,以及中央集權的官僚體系和軍區戰備動員能力,在這次異變浪潮中逐漸恢復過來,並重新收復了被異類肆虐過的大片土地之後;也順勢將目標轉向了這些海王類。

在眾多絞盡腦汁裝載上船的,大型蠍子弩、希臘火和射石炮、射錨炮的加持之下;兩帝國得到全力支持的海軍,幾乎是花費了不菲的代價,用設置誘餌和埋伏的方式,捕殺了好些個大型的海王類。

令這些大型生物開始本能避開,人類活動的近海航線同時;也獲得好些不同用途和特殊效果的生體材料。但作為帝國主力戰艦種的鎮國之寶,其龍骨和部分建材則來自一隻受傷擱淺超巨型海王類。

在當時西帝國的奧古斯特鉅額懸賞之下,付出了可觀的傷亡和其他代價,殺死了這隻疑似外海闖入的超巨型海王類後,以其質地堅韌而輕巧的骨骼為船材,建造了七艘兼具不同功能和特性的戰艦。

以這七艘戰艦的不同組合為核心,西帝國原本相對弱勢的海軍,也得以迅速崛起;而在對面東帝國的海面力量時,取得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壓倒性優勢;甚至一度闖入位於東帝國腹地的馬拉馬爾海。

撞斷了普布魯斯海峽內設置的水下纜索,而在君士坦丁堡正對的金角灣內,耀武揚威後衝破封鎖揚長而去。這也被當時的東帝國凱撒和君堡臣民視為奇恥大辱,而爭相捐獻財富以重組和壯大海軍。

但是相對於超巨型海王類屍骸,為船材的西帝國海軍鉅艦七姐妹;東帝國用來自東地中海和紅海獵殺的海王類,所建造而成的新式戰艦總是略輸一籌;因此,在多數時候只能發揮數量優勢逼退之。

直到後來西大陸的神秘浪潮逐漸消退,鉅艦七姐妹為代表的西帝國海軍優勢,也隨之失去了種種的特殊效果;甚至還因此爆發了個別異常災害事件;比如,呆在船艙中的水手和士兵開始頻繁失蹤。

還有人聽到異常的聲音和景象,而變得癲狂乃至發瘋了。因此,七姐妹鉅艦中一艘因為意外被焚燬,兩艘因為出現難以修補的大片腐朽被沉海封存;剩下的四艘也經過進一步改造才得以沿用至今。

但顯然,隨著如今西大陸上的異變浪潮和神秘復甦;這些原本需要佔用大量人手和物資,才能操作遠航的鉅艦,也由此逐漸重新煥發了活力。而“聖三一號”的特殊之處,就在於能影響局部海流。

從而提高自身及其附近船隻的航速;或是籍此減低或是干擾,敵對船隻的航行和操縱性;但這種影響並非毫無代價的,據說每一次都要在最底倉的多處龍骨節點上,奉獻上大量剛宰殺的活畜血肉。

當然了,梅里斯託還是有所保留的是,東帝國同樣在做類似的事情,啟封那些因為神秘消退,而封存或是擱淺的古代艦船,並按歷史記載的手段,讓其回覆一定的活性和效能,只是還未投入實戰。

而這時,天然依然漸漸地昏暗下,遠處撒撒裡城的戰火喧囂,已然是重歸於平靜了。而海面上敗逃的東帝國船隻,也有小半部分在散亂航行中,相繼被四槳五層鉅艦聖三一號及其附屬的戰船追上。

又被毫不留情的聖三一號,用精鐵鑄就的巨型鷹首撞角,從中如同切割黃油一般的輕鬆破開、碾碎;而在聖三一號每撞穿、碾碎一艘船後;留下滿是殘骸碎片的海面上,甚至看不到落水掙扎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