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八百一十五章 漸變

然後,這些大量翻印的各色廉價書籍和官方範本的經史子集、詩詞歌賦;又通過東宮名下相關的產業,行銷在天下大小城邑的書店、書局中;填充到各個名城大邑和要衝城池,官學所屬藏書樓內。

因此,當下東宮在朝廷撥給和大內的份例之外,最為來錢的收益大項之一;就是這種已上規模的印書;畢竟相對天下億兆生民,其中有志遊學長進,科舉晉身的讀書人及其家庭,又何止千千萬萬。

畢竟,又有什麼樣的民間版本能夠競爭的過,由當朝儲君的文學班底,所校準的規範性書籍;而且,籍此弘揚的還是東宮的名聲,而在民間隱隱被當做是當朝太子,施與天下讀書人的恩澤與福利。

相比之下,作為多條腿走路的另一項賺錢之路,在東宮名下的產業中,嘗試飛錢聯營的項目,就相對要坎坷的多了。其中牽涉理由也很簡單;官不與民爭利,更何況是國之儲君,怎能被銅臭薰染。

因此不要說是上達天聽,就算是輔佐太子監國的幾位宰相,都表示出不同程度的勸諫或是反對之意;甚至還有人籍此彈劾,在東宮之中出現了功利事君的阿諛之輩;唯有宰相蕭德昭表示隱晦支持。

因此,太子李弘也只能在聽政時,稍露口風之後就納諫如流的接受了進言;同時以興利去弊為由,整頓了一番投寄在東宮下的諸多產業;將一些直接涉及邸店、坊櫃和質鋪的營生都順勢剝離出去。

然後,再度在上書言稱關中府兵之家,多有生計艱難,請求免於債務的老調重彈時;又捎帶提及這些戍邊、上番的士卒;雖有衣糧鹽菜輸供、財帛充餉,但總是多有延遲未及,導致家中生計困頓。

所以,懇請以天恩浩蕩之故,在關內各路軍府的側近城邑;以原有的驛站館舍為基礎,別設專門的遞送所;專職傳遞軍卒書信私物,並接收民間的有償寄遞所需,以為勞使騾馬的補貼和維持之用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然後,在關內道的咸陽、扶風、馮翎等十幾處軍府富集、商旅發達的較大城邑內,建立專門的轉運所;以為分區統管之。同時兼營民間初見苗頭的飛錢兌付,金銀絹帛絲綿等貴貨的銅錢兌換業務。

但是,太子李弘這一次的奏疏,就被留中不發;然後再過了一些時日之後,由天后在朝會上令人重新拿出宣讀;並且大為讚歎不已,言稱太子監國多年頗有建樹和心得;足以興利去弊、與國分憂。

而後,日漸怠政的當朝天皇,也順勢宣佈採納了其中的部分條陳,而分別在京畿道和都亟道試行一二。其中位於京畿道的府兵運作;則是交給了輔佐監國的宰相/右庶子蕭德昭,協助太子頒行其法。

當然了,這套萬一在制度和架構上,早已經在另一個時空的版本下,運作成熟多年了;唯一的問題就是,需要培養和安排足夠的人手;才能確保在大致執行運作中,不至於嚴重走樣乃至變成禍害。

這時候,以半年為期的頭兩批,東宮內學堂/內書院出來,粗通書寫和計算的生員;還有一些長期從事庶務的末微屬官,就得以派排上了用場了。因此,當下遍及京畿二十餘縣的網點已鋪設完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