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七百一十二章 弘願2

“等等!”然而太子李弘卻有些失落的重新坐了下來:“孤貴為東宮自然要一言九鼎,既然許你對答,卻也不能食言了,這個後續的疑問暫留下來,且讓孤想想,還請狸生繼續發問吧!”

“好,我的第二個問題是,今晚尚功局內發生的這樁事情,太子為何會格外關注。”江畋這才搖動著尾巴,站到他距離更近的一具桌案便上:“乃至不惜指派暗中傳訊,讓人前往干涉呢?”

“當初孤主持編纂《瑤山玉彩》,與上官紫臺曾有師生之義。”太子李弘也毫不猶豫到:“只是當初尚且年幼無力挽回;只能坐視上官先生滿門遭難,也唯有略加保全遺孤,不至夭折在宮中了。”

“而母后心懷家國,替父皇分憂不及,未必還記得有個充入宮掖的上官遺孤;但卻沒法防備,某些妄自揣摩尊聖心意的小人,想要籍此邀功倖進;但好在鄭太常,也是算是母后麾下的親近臣屬。”

“原來一直是太子殿下在背後看顧。”江畋再度悄無聲息的跳到他面前,仔細打量看著這個理論上命不久矣的慘白年輕人:“我說鄭娘子居然能從宮外獲得鄭太常的援助,卻少不了太子之故啊。”

“狸生,你既然說是極大概率,那就是還有萬一的機會,未來的事情不會發生了。”而太子李弘慢慢平靜下來之後,突然反問道:“或說是有所改變和打破的機會麼?”

“那你得先設法改變自己的結局,儘量活得更為長久一些。”江畋聞言也笑了起來,不枉自己之前鋪墊了那麼久:“才有可能直接或是間接改變,其他更多人的悽慘命運,創造出一些機會。”

“《周易》有云:“大道五十,天衍四九,人遁其一”,也許,太子有機會成為那個遁去的一呢?要知道太子身故之後,二聖悲厄至極,破例追贈孝敬皇帝,以天子之禮葬於恭陵,立碑題記。”。

正因為,他還在印象最美好的年華早逝。也將生命永遠定格在最受期待和美化,卻又充滿遺憾的青春形象當中。也讓唐高宗和武則天悲痛不已而破格,高宗還親自書寫《睿德記》立碑緬懷。

“且,不說母后之事。”太子李弘沉默了好一陣子,才重新開口道:“可知阿賢何故早逝。”雖然他不願意相信,任何不利於母后名聲的毀言,但卻有一種直覺和慾望,催促著他想要探知究竟。

“因為在太子身故後,沛王(李賢)入主東宮,”江畋也略作回憶道:“次年君父因喪子之痛,外加風眩症(高血壓)臥病不起,內外諸事多付與中宮;便與大臣們商議,準備讓天后攝政。”

“雖然被大臣所勸止,但是也不免惡了天后;掀起朝堂的動彈紛爭。此後,歉收、洪水、乾旱、蟲災和饑饉接踵而來,便有人上書言,此乃陰陽失序所致的上天告警。這時有術士明崇儼上表二聖。”

“稱太子不堪承繼,英王(三子李顯)貌類太宗,相王(幼子李旦)相最貴。宮內又有紛紛謠傳,稱沛王並非天后所出,乃天后胞姐韓國夫人,與聖上私通之子;沛王因此頓生疑慮,惶惶不可終日。”

下一刻,突然室內爆發出一聲脆響,卻是李弘捏斷了手中把握的玉簪,而紮在了掌中流血汨汨滴落在地上。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