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六百二十七章 持續

不過,從另一個角度說,江陵府畢竟是歷史悠久、人文薈萃的名城大邑,各種名勝古蹟和歷史淵源的出處,幾乎遍地都是。比如春秋時楚文王的一鳴驚人,孫武水淹紀南城,三國關羽大意失荊州;

又如將大江中分南北的枚回州,恆溫開府所築的金堤,俯瞰臨江的棲霞樓……因為地處歷代兵家必爭之地,河洲沙堤之間又遍佈眾多古戰場和城壘遺蹟;如馬牧城、奉城、赤湖城、鄖城、偃月城……

因此,除了日常城下巡營和檢查編練的時間之外,江畋就是輾轉在各處公共園林或是私家館苑,或是遊覽城內外風景名勝所在。但出乎江畋意料,作為穿越者前輩的梁公同樣在當地留下不少痕跡。

雖然,他在世的時候就已然嚴令禁止,天下地方建造各種以他為名的祠廟之屬;並且視為淫祀邪道而嚴加打擊。但是卻架不住後世人等,各種曲線救國式的迂迴祭拜;比如改換頭面供在宮觀寺廟。

就更別說,歷史上他就曾經與江陵城有過不解之緣。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,開元上皇西狩劍南,下令以諸王分守天下各道;以為遏制叛軍。結果諸王皆畏難不前,唯有十六子永王璘就藩於江陵。

然後,以山南東路及嶺南、黔中、江南西路四道節度採訪等使、江陵大都督的名義,直接徵用了山積於江陵的江淮租賦,號稱是破用鉅億;遂於當地招兵買馬、積穀整軍,聚附水陸各自數萬之眾;

又以薛繆、李臺卿、蔡垧為謀主,組建幕府設置百僚屬官;收納江湖豪傑、綠林亡命為爪牙。更要命的是,還招攬到李太白等一眾當世的名士大家為之張目;做出了《永王東巡歌》等十一首詩篇;

與此同時,乾元天子(唐肅宗)已經在平涼登基承製,號令海內之兵前往勤王定難。而開元上皇,同樣在成都別設劍南小朝廷,以誥命行事;一時間北地早已糜爛的大唐天下,儼然有了三分之勢。

按照官方和民間流傳的故事,就在這國家將要分崩離析的危急時刻。是身為行宮都部署、左龍武將軍的梁公挺身而出。勸說上皇天子收回先前敕命,全力支持平涼朝廷,並召永王璘前往成都覲見。

永王璘自然不肯乖乖就範,以各種理由推諉不就;又暗中加緊了整軍備戰之勢,眼看就要席捲東南而無人能治。同樣也是身負重任的梁公潛入其麾下,改名換姓與李太白等結為密友並援引為助力。

因此,當永王最終決定撕破臉面發起反亂,意圖發兵攻戰並割據東南各道的財賦重地時;卻被突然拿出上皇誥命的梁公,號令幕府中被矇蔽和欺騙的忠良義士當面反正,連同心腹黨羽一起當眾拿下;

而永王賴以為臂膀的三大將,將門世家出身的渾惟明,早已在暗中投降了劍南小朝廷,而成為梁公的內應。武舉進士出身的季廣琛,也毫不猶豫的遵從誥命;唯有名將高仙芝的從弟高仙琦拼死抵抗。

隨後,在順江而下的龍武軍面前,江陵各軍聞風或是驚潰崩散或是束手出降;唯有永王長子襄城王李瑒,依舊妄圖憑據鄱陽負隅頑抗;結果來自上下游的官軍夾擊下,兵敗喪盡隻身逃進了雲夢大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