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題





按照計相劉瞻臨行前,所暗中透露的部分內情和消息;這似乎涉及外藩諸侯的長治久安和國朝宗藩體系的穩定。比如塞北/塞外諸侯,在大唐四夷九邊的分封體系中,同樣佔據了相當重要的生態位。





這不僅僅是因為此輩作為大唐本土的腹心之地,在草原上的緩衝地帶和外圍屏障的價值;同時還有一套與之相對應的經濟模式,以及沿襲運轉多年的配套朝貢體系。





或者說,當年那位穿越者前輩梁公,在攻滅和瓦解了回紇汗國為首的草原強權之後;同樣也設計一套所謂塞外諸侯的分封體制,用以填補其留下勢力空白。就是沿著草原河流所及,分封功勳之士。





當然了,以草原上相對落後的生產方式和脆弱的生態體系;其實是很難供養起太多的脫產人口,乃至維持中原式的複雜封建官僚體系。因此作為補償這些塞外諸侯,並維持漢化的必要條件和關鍵。





其中最優選的做法,就是將其因地制宜的資源產出,納入以天朝為核心的巨大朝貢/貿易體系當中。事實證明,光是朝廷採購礦石、牲畜、皮毛和毛紡製品的那點費用,比常年備邊的軍費節省多了。





而這些塞外諸侯立足草原之後,為了保持基本的體面和維持像樣的生活品質,在衣食住行、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需求,同樣也要仰賴中土的長期供給;而作為塞外臣藩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北狩。





也就是這些塞外諸侯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自發的集結和組織人馬,深入草原更北方的凍土地帶;像是割草一般的捕獲和擄掠,那些不斷滋生出來的野生遊牧部民和漁獵野人。然後作為輸貢之一。





因此,對於當今天朝體制下,四夷九邊的諸侯、外藩來說,大唐就是那個居中掌控和調劑,寰宇海內各方需求的總樞紐;一旦其中某一條管道或是網線出了問題,很容易就會牽連和影響一大片。





而大唐中樞本身一旦出了問題,那除了大夏、南海之類,個別強大到足以自持的藩屬之外,對於其他四夷九邊的諸侯、外藩,無疑是天崩地裂一般的災難性後果。也許江陵府發生的只是一個開始?





手機用戶請瀏覽wap..org閱讀,掌上閱讀更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