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五百八十三章 海中

 同時這裡既是一座海上聖地,也是一座天然險要的島嶼堡壘;光是站在陸地上肉眼所見,從海邊直下而上曲折蜿蜒的城牆,就足足有三道之多;而在城牆內側又有高聳的堡壘式修道院分佈期間。

 圍繞著島嶼不規則環形城牆,有三面都是陡峭嶙峋的懸崖和礁石錯雜;唯有面對著出海河口的東南面,才有層級而下直達灘塗碼頭,相對曲折平緩的坡地,也是各種功能建築分佈最為密集的區域。

 事實上,就算是在退潮的季節,島嶼周圍溼軟泥濘的灘塗,根本無法通行重型攻城器械;遍佈島嶼三面的懸崖和礁石灘,也讓任何進攻者,無法發揮出優勢兵力的圍攻效果;而只能進攻一個方向。

 而進攻者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,居高臨下的險要山崖和陡峭狹窄的落差;還有歷代朝聖者和贊助人,以虔誠和試煉為名運來的厚重花崗岩石材,歷經數百年歲月所營造的層層城牆和修道院/堡壘。

 其中最為顯眼的就是位於山頂部分,由墨洛溫王朝時期建造的羅馬式堡壘修道院,和矗立期間的哥特式尖頂塔樓,就像是一支支嶙峋的利劍直插雲霄。遠遠看起來建築的高度甚至要超過山體本身。

 而歷史上屢次進攻聖米歇爾山的維京人,不是在海潮的衝擊和亂流旋渦下,被擱淺或是撞翻、沉沒在亂礁從中;而淪為城牆上的活靶子;就是退潮後的步行進攻,被弓弩慢慢射死在灘塗和流沙中。

 但也因聖米歇爾山地處要衝,誰佔據都可以掌控和影響,聖馬洛灣的出海口和上游沿岸,以及周圍上百里海域,掌握攻守戰略上的主動權。現如今因為西蘭王國的持續內亂,聖王國派出干涉軍後。

 作為普世教會地產兼中立領地的聖米歇爾山,也被聖王國軍預防性的分兵佔領了。甚至在聖王國因為天球之變,而全線收縮撤回大部分干涉軍的同時,依舊保持並且加強了聖米歇爾山的駐軍規模。

 根據部分從聖米歇爾山上,被驅逐出來的當地人所提供的消息;這座聖山上平時就有三四百名的武裝修士。而後聖王國的軍隊又通過船渡向山上輸送了千餘士兵,其中疑似上百名全身板甲的騎士。

 除此之外,這裡距離聖王國的邊境也不算遠,在晴好的天氣下,甚至可以看見聖馬洛海灣對岸的海岸堡壘和哨所;因此只要手到攻擊的聖米歇爾山放出求援信號,馬上可以得到就近的聖王國支援。

 其中,就包括了來自臨近大城市雷恩的一個騎士團分團,和聖馬洛城本身的邊境守備隊,以勒郡當地的十多個民團武裝。只要再拖延一些時間,布列塔尼亞各地騎士團和省、郡軍隊都會相繼趕來。

 而現在正當是嚴冬時節,通往聖米歇爾山的海上盡是濁浪排空、波濤滾滾。毫無疑問,不要說是划船渡海進攻,會被海潮和亂流捲到不知道什麼地方去;就算是不小心掉進海里,也很難及時獲救。

 哪怕成功靠近了山腳下,也很快會因為風浪打溼身體被凍僵,或是在涉水過程中的迅速失溫,失去了大部分行動能力,乃至因此喪命。可以說在種種不利因素疊加下,當下並不是進攻的適當時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