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五百二十三章 建章

主要是為了那些一直以來,願意拿大筆金錢贊助的商會和富賈們,開一個靠捐獻改變出身的小口子。既然想要徹底摧毀舊王朝的體制,那就要想方設法將原本被壓制的社會各階層都拉進來。

然後是騎士團和教會的身份定位。救贖騎士團最簡單了,尚未覺醒血脈傳承的騎士,沿用采邑騎士的待遇;而覺醒了血脈之力的騎士,則是在采邑騎士的本身上加一級,成為所謂的準男爵。

而教會就要複雜的多了,如今自由軍的宗教事務委員會中,除了宣誓派為主的普世教會之外,還有阿非利加教團、潔淨派、東方正統派等好幾個分支派系;關於他們的定位就需要權衡斟酌。

事實上按照王國的歷史慣例,大區總主教、大修道院長等,比同大貴族的地位和待遇;甚至還享有專門的領地和自治權,一度被稱為王國的教會諸侯。而首都大區總主教更是位比教會親王。

不但擁有羅馬聖座特許的紫衣和兩重聖冠,還同時身兼王室繼承人的師長和受洗人;擁有專門的宮殿和城堡,私人園林等等大量地產。但也由此成為被世俗長期詬病的教會腐敗根源之一。

自由軍締造的新政權既然要革除弊端,自然就不可能再給教會這麼高的對等待遇。因此按照新頒佈《教會美德訓導》,宗教事務委員為將接管,普世教會絕大多數非宗教場所的地產管理權。

與此同時,大部分的教堂、修道院和神學學校,將由專門的財政撥款定額、定員的,進行日常維持和維護所需。但是作為變相的對等補償,從鄉村神甫和市鎮助祭開始,享受政府專屬補貼。

而自城區主教以上,比同采邑騎士/榮譽騎士的禮儀性優待;一直上推到主教團聯席會成員。而各個地方教團首領、教派領袖,也按照所在地的神職任期,比同伯爵、男爵階級的對等待遇。

這無疑是將原本被教會上層,一小戳人所壟斷的資源和特權,給剝奪了大部分之後;又變相的反饋給廣大中下層的各級神職人員。此外,還有修道院的苦修士,必須承當一段時間公共服務;

雖然看起來讓教會,更加徹底的世俗化和功利化;也是不折不扣的挖教會牆角。但在這種直指人性本心的陽謀面前;光靠少數幾個曉得厲害的“有識之士”,是根本沒法改變和扭轉趨勢的。

而且,看起來似乎還是驚怖卿時代一手奠定和打造的,穿袍貴族(文官)、持劍貴族(軍功)、綬帶貴族(宗教)三大群體和晉身路線;但是基本內核和演變趨勢已經完全是另一回事了。

然而,當江畋當場頒佈的第一位軍功伯爵,卻讓大家既是驚訝卻又毫不意外。因為,他正是參與締造自由軍大部分征程的副官波利,也是現在正帶領數個海外兵團,攻略中央高原的軍團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