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180章 宴飲

    他們唯一需要持戒,無非就是不殺生,不見殺生、不使人殺生,既所謂的三淨食。更接近後世東南亞流行的,上座部/小乘佛法的習慣。當然了,除了這點外,其他方面的戒律還是要修持的。

    事實上,本朝佛門顯教八宗的各支派,還有密教各脈源流;還有一個重要的去處,就是外域弘法的事業。因此,一些名山大寺背景的學問僧和武僧,往往受聘於諸侯藩家,輔佐藩務或是參與徵拓。

    在這種情況下,他們也不需要持戒太多,反而將其視為紅塵歷練的一部分。而在這個過程中還有相當部分僧人,會因為各種緣故棄修還俗成家立室。在這種酒家之中,見到個僧人還真沒有什麼。

    江畋等人正在會話之間,隨著外間的銀鈴聲響起;卻是作為宴席的正式大菜開始呈上了。最先被抬進來的,卻是一隻熱氣騰騰、金黃流油的羊羔;鋪在碧綠蒲葉墊底的大銀盤上,口中還銜著櫻桃。

    。打頭是名穿著素白對襟的廚頭,對著在席三人逐次問好和請示之後;才拿起一柄鈍頭小刀,在金黃色羔羊脊背上輕輕一劃,烤的焦酥的羊肉頓時輕輕彈動著中分開來,卻是露出浸沒乳汁中的鵪鶉。

    而後,他再用銀匙在雪白浸汁的鵪鶉上,輕輕的一挑;燉得酥爛的鵪鶉肉裡,就被挑出來一個白色如凍的填蛋。然後,這枚不知道什麼禽類下的填蛋,被裝在小碟裡,徑直送到唯一客人江畋面前。

    江畋心中突然有所明悟,顯然這就是當代大名鼎鼎的名菜“渾羊歿忽”簡化版了。江畋順勢舀入一塊口中,只覺如脂似凍般的順滑,卻又有一粒粒鮮味,隨著舌頭的輕輕攪動,而逐次炸裂開來。

    原來這填蛋內裡並不是黃,而是額外加入的時鮮魚子;在外面都被烹熟、烤酥的情況下,依靠這半熟放涼的填蛋作為隔熱,居然在重重加工之下,還能夠繼續保持魚子的生鮮雙脆。

    然後,他用筷著挑起一塊乳湯中鵪鶉,只覺鮮甜湯汁之下的肉質脫骨既化,骨頭也酥軟有味。最後擺在江畋面前,是塊從後頸割下的羔羊肉;卻是兼具了金黃焦香的酥皮彈牙與雪嫩肉汁豐美。

    在這份小號的“渾羊歿忽”,被當場取食過半之後;緊接著,又送上來玉露團(酥酪雕花)、甜雪(蜜糖炒炙)、小天酥(雞鹿肉糜炸團)、鳳凰臺(雞卵炒魚白)、西江料(粉蒸豬胛肉碎)……

    。而端平樓最大的特色,就是將典型大內會宴的宮廷菜色,進行家常化而不失風味的神奇手段。按照成士廉的說辭,甚至還可以分裝食盒上門取買,或是提供外送到府的服務,可謂是周到備至。

    其中被裝在青瓷闊口瓶裡送上來,作為輔食和配菜的飲料,也很有特色;乃是用淡酒、石蜜(砂糖)、葡萄漿、枸杞、烏梅汁、高良薑,所調製而成的萬化飲子;類似於現代的雞尾酒一般的事物。

    因此,在酒過五巡之後,吃得心滿意足的江畋,這才主動開口道:“只是萍水相逢,順手而為之故,承蒙用心款待了;不知道你們當下有什麼問題,或是其他想法,可以先說說看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