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153章 回溯

    前後歷經大小二十多戰,雖然期間勝負不一;卻依舊仗著穩紮穩打的攻勢,和源源不絕的後勤保障,成功收復了白城、黑壤、槐壤三郡大部。最終在介山——漢河之戰,擊敗主動迎擊的彌勒教主力。

    但也因為後來裡應外合的獻城之功,她也不得不寬赦了中原京內,號稱在淪陷期間不得不屈從於彌勒教賊(聖軍)的大部分門第和貴姓;然而,這也為後來發生的事情,隱隱埋下了禍端和隱憂。

    接下來,她又下令將城內俘獲的數萬彌勒教眷屬,除了少數事先反正自新,以為效贖的青壯之外;其餘全數由殿後大將葉京,押解往北方充入延邊十九鎮為奴,以為斷絕彌勒教在鄉土地方的根源。

    這樣的做法,雖然在短時內不免會激起反彈,但是在長遠看還是相當有益的。但這時,開始有好些不利她的謠傳和段子,在市井民間傳得紛紛揚揚,又被有心人推波助瀾之下,鬧出好幾次事端。

    而這時候,她主要的目光已經轉向了,散佈在漢、槊、熊、凕各州之間的赤褲黨。相對彌勒教那種末日絕望中誕生的宗教狂信之眾,從西南沿海蔓延開來的赤褲黨,在訴求上無疑要更加單純的多。

    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農人、逃亡奴婢和失土部民、山民組成。窮苦潦倒的終年打赤膊,在褲胯上繫條血染紅布,互為身份的標識,而聚眾到處衝擊豪族、貴姓莊園和聚邑的吃大戶團體。

    並沒有統一的領導和各地行事上的協同;而以鄉土親族為單位,走到哪裡吃到哪裡;順帶殺死官吏、搶奪倉稟,手邊有什麼就用什麼,乃至相互之間為了爭奪資源和火併;而形成幾個大型團伙。

    因此這次行臺在她堅持下,採取進剿和招撫並用;軍事打擊為手段,大規模招降為目的的方略。先後擊破並招降了赤褲黨大小十多部,約得俘虜四五萬;並照葫蘆畫瓢的打散編管為,州城附近數十處屯營。

    自此,行海東道的十三之中,位於北境的漢、朔、原三州,已經盡在她所主導的監國行臺掌控下;而在她身邊,也通過提拔武勇之士和在野才俊、吸納藩家庶支,聚攏起來數百人的文武行政班底。

    此外,她還在漢州以本地招募的精壯、健勇之士,重建了早已經荒廢崩壞的五殿衛士之一,殿中七都共計五千六百員。再加上本地重新補足和擴充的漢州守捉兵,行臺號令之下的兵馬將近五萬。

    其中,除卻留守和鎮壓各地的部隊,以及臨時召集事後遣散的各路藩兵之外;行臺直屬的可戰之兵,也達到了三萬四千之巨。而已經平定的三州境內,所提供和蒐括的錢糧,也足支三、四年有餘。

    這時,位於熊州偽稱立國,佔據西元京的百濟叛軍;也數度自西南發兵越境來攻。雖然,已被移鎮到了中原京的行臺,給擊敗或是擊退之;但是東面的凕州和南面的尚州,都發現扶桑軍聚集。

    就在行臺決定轉攻為守,在州境一帶大興土木,築壘以為對抗和遲滯,緊鑼密鼓的備戰時刻。北方卻再度傳來了一個“好消息”。卻是小圓臉她三姐,已外嫁沃州的嘉善君,帶兵前來助戰和匯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