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141章 爭獵(4000字)

    一不小心沒能躲開,就給你連人帶馬都能掀翻,或是被撞斷馬腿、劃傷馬肚或是人腳,而出現傷亡事故的概率。因此,每一隻大野豬的出現,幾乎都是當場的焦點和合圍驅趕的中心;就連訓練有素的獵犬也不會急於上前撲咬;

    而是配合著主人分批逐次驅趕和驚嚇之,在圍追堵截當中令其奔跑的精疲力竭了;才有專門獵手出身的持網扈從,同時用好幾張獵網將其纏拌套住,限制住了行動能力之後;才會特製的鋼叉和梭鏢,刺殺其胸頸和後脊,才能一舉畢功。

    因此,每一次遊獵能夠打到的野豬大小和數輛多寡,差不多就是各種獵物的天花板了。但是這一次似乎有些出乎意外,馳走忙活了大半天之後,狐狸、狗獾和鹿子都相繼有所收穫,但連一隻稍大點的野豬,都未曾遇到過。

    可達鴨家這一隊,雖然沒有整出貓科動物捕獵這一套;卻也是養了一群腿長細腰嘴尖,長長耳廊和頭頸、四肢都飄逸著,長長飄帶一般絨毛的花斑色獵犬。大大小小的分作三五成群數批,在扈從的喝令聲中急走撲咬如風。

    只是坐在馬背上,望著這些馳走追逐不休的鷹犬,和狼突鼠竄的野生動物。江畋偶然間也會產生某種錯覺;那種源自上古時代遺傳下來,身為食物鏈頂端的那種捕食慾和成就感;他突然明白為什麼古今中外,都有人喜歡這種活動了。

    因此,在騎從背後的板車上,很快堆放起來了好些新鮮血跡的獵物,主要都是些體型較小的兔子、狐狸、野鴨;偶然還有一隻稍大點的狗獾(猹)和灰雁。不過,因為才過冬完沒多久,這些野物還是相當羸瘦,毛色也不好看。

    因此除了較大的豬、鹿之外,大多數打來地獵物,基本沒人直接拿去烹食,而是剝取下皮毛等物略作加工,作為此番遊獵的紀念;其他的部分自然都會有附近軍莊的人,前來回收和善後。保證物盡其用沒有一點兒被浪費掉。

    事實上,當地軍府屯莊不少人都在兼職,給這些來自京城裡的達官貴人們,提供相應的田獵服務;既是賺一點外快,也能避免他們不小心踐踏了田稼;還能定期消滅一批,那些重新繁衍起來,可能損害莊稼和牲畜的鳥獸類。可謂一舉數得。

    作為可達鴨家這一隊行獵扈從的領頭人李環,就是一名前戍邊老卒;兼附近被稱為“軍莊”的府兵屯莊,現任的巡護隊/山林隊的隊正。平時的任務就是巡視山林,一邊防止生計所需以外的濫砍盜伐,一邊查探野獸的蹤跡,也算是個老手了。

    因為是寒食節的緣故,所以到了正午也沒有起火煮食;而由駕車跟隨的奴婢送上來冷食。比如前夜裡事先烹製好的膏環(炸油餅)、巨勝奴(麻花)、畢羅(烤餡餅)、餹糕(酥蜜點心)等高熱量食品;直接在馬上進食以為中場的果腹。

    這時候,前方由遠及近的響起一片犬吠和呼叫聲。就見一道火紅的身形,飛竄越過茵茵的長草和蔥密灌叢,慌不擇路的直衝可達鴨這隊人而來;下一刻,就聽見可達鴨滿是驚喜的嘶聲叫喊道:

    “是少見的赤狐!”

    “盡力給我捉個活的!”

    “只要養到冬天,就能給阿姐做條上好的圍脖了。”

    隨著可達鴨的一聲話音未落,簇擁在左近的那些扈從和奴婢,也爭相拿著長柄的網兜和套杆,相互配合著圍追堵截,又不斷的應聲飛撲而下。而後,無論是沈氏兄妹,還是白多祿,都下令僕從追趕上麼,湊齊這個熱鬧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