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疲 作品

第95章 對決

    但史氏身為近臣家支,在公領和王幾朝廷當中,卻得以世代佔據高位美職,遠非僅有一個太常大夫空銜的辰氏藩主可比。然而,現在又有一個看似唾手可得的巨大機會和利益,擺在了他的面前。

    事實上,自從公室逐漸呈現出衰微和頹勢之後,這些遠離王京地方上的外姓藩家,開始侵佔公領所屬的山林水澤;或又是以子弟滲透和充任,州府郡縣地方的下吏、官屬,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。

    但是,像史氏、辰氏這般不顧一切代價和影響,公然舉起對抗公室大旗的,卻還是破天荒的第一遭。要說身為領頭人的辰定梵心中,一點兒緊張和揣測不安都沒有,那決計是假的。

    然而來自現實的巨大利益,卻在誘惑和驅使著他走出這一步;哪怕這一步踏出去,就可能成為北境諸藩中,眾矢之的的出頭鳥,或又只是替別人做了嫁衣的為王前驅。

    因為,他固然對聯姻史氏的同父異母姐姐,並沒有太多感情和認同;卻對北都留守大臣史彌泓身後,所留下的史氏藩邸,有著頗為濃厚興趣和想法;更對北原京內所代表的權柄和名分,充滿期盼。

    因此為了在兩家聯軍之中,佔據優勢和主導地位;辰氏也算是傾囊而盡、傾巢而出了。不但調動了藩邸的家將部曲和族兵三千,還抽調和徵集了七支分家,二十一姓世臣,九百家藩士的餘丁。

    最終在短時之內募得九千之眾,佔據了聯軍一小半的兵力;正好壓過史氏藩邸所出,由史彌泓碩果僅存的小兒子和女婿,所分別統領的七千人馬一頭,也足以鎮壓其他十七家,來歷紛繁的人馬。

    雖然,以他羅括了兩大藩的財力物力,又蒐括了沿途州郡的庫藏,才讓其中小半數得以著甲,而其他都是持械白兵而已。但是面對北原京內,那些內亂之後殘存的殿軍、守捉兵和捕盜士卒,還是頗具底氣的。

    更何況,還可以以討伐僭越的理由,名正言順的抄掠公領和沿途的郡縣城邑。不斷的補充和壯大自己的聲勢。只要有足夠的前驅和填壑(炮灰),用以耗盡那些守軍的力量,接下來就是水到渠成了。

    而且,作為興兵復仇和討伐僭越行臺的條件。他也與史氏一族的倖存者達成協議。戰後安排個兒子過繼到辰氏夫人的名下,然後迎娶史氏之女;就此繼承史氏家門和姓氏,以壓制那些異己之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