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青綠蘿裙 作品

第539章 起與落

 夫妻本是同林鳥,大難臨頭各自飛,說不上稀奇事。與此相對應的,還有外嫁的許二孃被婆家休棄,含淚歸家。

 這事做得忒不地道,連謝玄英這般討厭許家的人,背後都在嘀咕。

 許家女素來以賢良大度聞名,教養極好,說親時個個不愁嫁。如今沒犯大錯,不過是孃家倒了,勢利眼的婆家竟就容不下生兒育女的媳婦,非要這時候將人家趕出家門。

 總之,幾家歡喜幾家愁。

 世人的目光已經從他們身上轉移了。

 因為皇帝在處置許家的同時,也找好了代替許尚書的江南人。

 一個出乎所有人預料的人。

 徵辟晏鴻之為國子監司業、詹事府詹事。

 嗯……他是浙江海寧人,祖父做過太傅,本人師從李悟,純真學派代表,在江南各個書院都講過課,名望極高,絕不輸於許閣老。

 除了他本人已經遠離朝堂幾十年,好像一點毛病也沒有。

 再看看這職位,國子監就不用說了,教監生讀書,詹事府詹事正三品,以前漫長的幾十年都是擺設,但現在就不一樣了。

 皇帝是真有太子需要教導!

 眾所周知,誰能教導下一任君王,就意味著誰的思想能影響這個國家。

 晏鴻之都蒙了。

 老頭在家對義女和學生女婿大發脾氣:“是不是你們倆?都不和老夫說一聲。”

 謝玄英:“學生也不知情。”

 程丹若:“女兒亦不知。”

 然而,她的丈夫無情地出賣了她:“她知道。”

 程丹若再次否認:“我不知道。”她只是覺得,自己沒事就在皇帝跟前晃悠,很容易讓皇帝想起晏鴻之。

 於是……在合適的時機,輕描淡寫地說了句“臣義父有言”,僅此而已。

 晏鴻之朝他們倆大翻白眼:“一個個的,就知道驚嚇老人。為父這把老骨頭可經不起折騰。”

 冬天冷,凍手腳,他指使學生幹活:“去給我寫個奏疏,辭了這事。”

 “哦。”謝玄英老實地磨墨擬稿。

 晏鴻之攏著手筒,又指使義女:“丹娘去添把香。”

 程丹若識趣地起身,跟著一道幹活。

 “茶。”

 “來陪為師下盤棋。”

 折騰了他們小半日,才又言歸正傳。

 “此次徵召,你們認為該不該去?”晏鴻之肅然問。

 謝玄英立即點頭:“陛下此舉是為安定江南,沒有誰比老師更合適的了。”

 晏鴻之自然也知道這點。

 皇帝的徵辟一出,晏家的故舊親朋紛紛上門,恭賀他再回廟堂,也表示自己一定鼎力支持,舍他無人。他的門生如邊御史,更是直接上門,勸說他答應。

 他頷首,看向程丹若:“丹娘以為呢?”

 “反正也只是當幾年閒人。”程丹若道,“何樂而不為?”

 晏鴻之已經六十多歲了,皇長子才虛歲兩歲,離開蒙還有四五年。等皇長子能上課了,他也到了退休的年紀。

 這純粹是給個高官待遇讓他養老,既安撫江南黨人,又對朝堂格局沒什麼妨礙。

 晏鴻之感慨:“丹娘是越來越敢說實話了。”

 “我也不想您一把年紀了還操勞,”她道,“不過,姜子牙八十歲拜相,您有別的志向又另當別論。”

 晏鴻之拈鬚不語。

 他昔年離開朝堂有遺憾嗎?當然有,讀書十幾年,怎會沒有一展宏圖的野心?怕的不過是彼時昧了一刻良心,今後便要時時刻刻昧著良心。

 遂決然而退。

 三十多年過去了。眼下,又有一個機會呈到他面前,他還有勇氣在六十幾歲出仕,重拾自己的理想嗎?

 晏鴻之閉目思索片時,倏地笑了。

 他不是一直在等待這一天嗎?自幼年讀書起,自拜入恩師門下,就在期待這一刻的到來,是二十歲到,還是六十歲到,又有什麼區別呢?

 “老驥伏櫪,”他不緊不慢道,“壯志焉能改?”

 謝玄英彎起唇角:“那老師可要辛苦了,數九寒冬上朝可不是有趣的事。”

 晏鴻之“嘶”了聲,腳趾頭已經開始暗暗疼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