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青綠蘿裙 作品

第20章 難自立




    我絕不能淪落到這樣的地步。



    程丹若暗下決心。



    *



    又兩日,白芷的母親上門,求見程丹若。



    她是陳家舊僕,黃夫人自無理由阻攔,任由她與故主相見。



    雖然已經放良成良民,白媽媽仍然十分客氣,按照以往的禮節向程丹若請安。這也是應有之義,時下的規矩便是一日為奴,終生為僕。



    只要是白家的孩子,哪怕功成名就,見到程丹若也永遠低一頭。如此才算不負舊日之恩,否則是要被人戳脊梁骨,說忘恩負義的。



    “問姑娘安,姑娘近日身體可好?”白媽媽關切地問。



    “都好。”程丹若以客相待,“媽媽請坐。”



    白媽媽這才斜斜坐下,說出來意:“家中種了些瓜果,近日都熟了,專門摘了些請姑娘嚐嚐,還有一簍桃子,不值幾個錢,算是老奴的一番心意。”



    “多謝媽媽惦念。”程丹若道,“你和白奎身體可好?”



    “託姑娘的福,我們都好。”白媽媽說,“只是擔心白芷這丫頭,不知她伺候得可得力?”



    “她很能幹,我身邊屬她最貼心。”



    兩人頗為生疏地客套一番,才切入正題。



    白媽媽問:“姑娘叫白芷傳信來,不知有什麼事吩咐?”



    “我請您打聽的事,可有結果了?”



    “姑娘是問女戶一事吧。”白媽媽語帶遲疑,但還是道出了打探到的事。



    按照大夏的律法,允許女子立戶,可大致分為兩種:一為畸零戶,即是家中無夫無子的情況下,女子為戶主,多為寡婦,只有極少數的女兒戶,也就是在室女為戶主的。



    作為畸零戶,女戶家可免除徭役雜差,但仍然需要繳納賦稅,總得來說,算是受到優待的一個群體。



    二是隻要家中有女子進宮當侍女、樂舞姬、女轎伕的家庭,可改為女戶,即是所謂的宮廷女戶、宴樂女戶、抬轎女戶,這種家庭同樣可以免除徭役,無論是否有男丁。



    程丹若想打探的自然是前者,在室女為女戶。



    這也是她從前預備好的另一條退路。



    然而,事情沒有那麼簡單。



    白媽媽為難道:“女戶並不好聽,若非迫不得已,鮮少有人家立為女戶。”



    程丹若已有心理準備,卻追問:“那我能自立為戶嗎?”



    “姑娘須得去官府核補黃冊,再附籍。”



    黃冊就是戶口本,程丹若原來的戶口本當然沒了,或者說,這東西一向都由一家之主保管,她見都沒見過。而以她逃離戰亂的情況看,屬於流民,按照規定,距原籍千里之外,可在當地入戶,她符合條件。



    但問題是……“此事若不能得陳大人應允,恐不能成。”白媽媽顯然不建議她這麼做。



    作者有話要說:注:



    明朝的戶口政策很複雜,可以寫一篇論文,不細說。大家只需要知道,女主現在是流民,要獨立就必須有戶籍,否則被人強迫按下手印,就能讓她成為奴婢,而她無法證明自己不是。



    但附籍的話,肯定多是男人,女人不好說。就算成功,也不一定是好事,入戶籍就要交稅,承擔徭役,所以很多流民都會依附於豪族,變成佃農啊奴婢啊,畢竟自立也沒有田地可以種= =



    以上說法,不完全符合明朝情況,有一定改編,但有來歷可尋,大家參考一下,但不要考據哈~



    *



    這麼寫,可能大家覺得太現實細節了,撓頭



    但我想讓劇情更合理一點,讓大家明白離開陳家容易,卻不能輕易這麼做



    反正沒收錢,不要罵我水_(:з」∠)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