鬱雨竹 作品

第1321章 心服

 且為了保命,他還不小心投降了趙含章。

 於是,張賓開始一改歷史上的不安,轉而勸告石勒安定下來。

 他為什麼改變態度?

 是歷史上的他天生不安分嗎?

 當然不是。

 他和汲淵、明預一樣,雖出身寒微,卻一直想找一個能安定天下,能庇護百姓的人。

 石勒是他流亡於匪徒中不得不選的人,既然已經選了石勒,他自然希望他走得更遠。

 鼓動石勒投靠劉淵,一是當時他們的確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靠山;二是,他也在考察劉淵,是否是那個可以安定天下的人。

 晉室已經爛到骨子裡,這個天下已經亂到不能再亂了,晉是永遠安定不了天下的,所以只能從外選。

 其實,劉淵才是張賓選擇的第一個人。

 但很快,劉淵就讓他失望了,他登基之後就開始耽於享樂,雖然還有一統天下的野心,卻沒有了約束手下的霸氣和手段。

 他連想要堅持漢治都做不到,如何能統治這個天下?又怎麼能讓天下百姓歸心?

 漢人,在匈奴國只是二等、三等民。

 這不是張賓可以接受的世界。

 而這時候,他的郎主向趙含章投降了。

 見過趙含章,見過趙家軍,又見識過她治理的地方和百姓之後,張賓便果斷選擇了趙含章。

 她滿足了他對君主的一切期待和幻想,甚至,她還將他的許多期待實現了。

 這樣的君主不追,還待何時?

 所以他瞬間收斂鋒芒,從鼓動石勒自己當家做主轉為約束他的兇悍,給他設立了一個成為當代權臣的目標。

 賢臣是不用想了,就石勒那些黑歷史,他就算後半生當牛做馬也洗刷不掉,所以就做個權臣或者名臣吧,只要能有個好結果,壽終正寢,恩蔭後代就行。

 臨走之前,趙含章送了不少好東西給石勒和衛玠,作為幽州長史,張賓也收到了賞賜。

 其中有一塊用檀木盒子裝著的白玉最為尊貴,上面雕刻了羊,寓意有仁義之德,而玉又喻君子。

 來給他送禮的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來清,他親自將盒子送到他手裡,低聲道:“張長史,這塊玉是陛下親自挑選後著人雕刻的。”